觀察:BLACKPINK 高雄開唱掀「粉紅浪潮」

BLACKPINK in Your Area,整座城市都變粉紅了!

Vpon 的 AppVois(應用程式數據平臺)顯示,10/12 – 10/18 期間,Google Gemini 在臺灣的下載量急速竄升,而這段時間正好與 BLACKPINK 高雄開唱前後完全重疊。粉絲與 KOL 使用 Gemini 生成粉髮頭像,使粉紅換髮潮席捲社群。這股線上熱度迅速外溢至內容行銷與城市觀光行銷,為高雄掀起粉紅浪潮。

Table of Contents

跟上熱潮「換粉髮」讓粉絲成為主角

2025 年 10 月,BLACKPINK 二度唱進高雄國家體育場(世運主場館)。根據高雄市府統計,10/18 – 19 兩日場內外人潮突破 12 萬人,創造超過 3 億元觀光產值,夜市也出現人潮,捷運單日運量更創下年度新高(截至當時)。高雄在活動期間同步啟動「粉紅城市行銷」,以六大地標點亮粉紅燈光,讓整座城市一起應援,形成城市級的沉浸式活動場景。

這次粉紅浪潮與過去演唱會經濟不同,它從線上發酵,再全面蔓延至線下,形成全民參與的城市行銷模式。許多 BLINK 踏上高雄前,就先用 AI 把自己變成粉髮,換上頭貼、發布限時動態,再一路延伸到夜市美食、港灣夜景、粉紅地標打卡。從行為來看,活動參與成為完整「線上到線下參與儀式」,演唱會為驅動城市曝光、觀光動能與零售消費的引擎。

BLACKPINK 高雄6大地標點亮粉色燈光

BLACKPINK 重返高雄,城市級應援 6 大地標點粉燈(圖片來源:高雄文化局)

國際演唱會不必專屬首都。高雄以海洋城市的開放氣質,成功讓地方文化與大型國際活動相疊加,使城市品牌能見度與旅遊吸引力瞬間放大。當粉絲以 AI 換髮作為參與儀式,地標燈光、夜景與社群洗版便成為延伸舞臺,讓城市在數位與實體之間被重新看見。高雄更把這套模式做成可複製模型。11/22 – 23 兩日 TWICE 在同場館開唱,商圈、旅宿全面爆滿,夜市許多攤商營業到深夜仍人潮不斷,街區甚至熱到水泄不通。演唱會經濟成為城市品牌、人流、服務與觀光效益共同運作的系統。

以下文章由 Vpon 整合官方觀光數據、媒體新聞與 Vpon 高雄觀光旅遊大數據平臺洞察,呈現數位時代的城市行銷跨越 AI、社群與觀光,形成可量化、可驗證、可驅動收益的新型觀光經濟。

從「竄紅APP」到「粉紅城市」

跟上熱潮 Gemini「換粉髮」:AI 成為參與入口

Vpon 的 AppVois 觀察,10/12 – 10/18 期間,Google Gemini 在臺灣下載量急速攀升,登上該週「竄紅 App 排行榜第 1 名」,而時間點剛好卡在 BLACKPINK 高雄開唱前夕。報導中,許多 KOL 與粉絲紛紛換上 AI 生成的粉紅頭像,UGC 潮水般湧現,整個社群瞬間被染成粉紅色,其主要工具就是 Google Gemini。

  • Google Gemini 登上臺灣「竄紅 App 第 1 名」(Vpon & 市場觀察)
  • 觸發主因:大量 KOL 與粉絲使用 Gemini 生成粉髮頭像
  • 網紅與媒體示範:「一句指令 → AI 生成粉髮」

從行為來看,粉絲的參與流程清晰且一致:

「使用 AI → 上傳照片 → 生出粉髮 → 換頭貼 → 分享到社群 → 演唱會現場」

BLACKPINK 高雄演唱會在「線上」就提前點燃熱度。過去,演唱會參與多在線下的實體場域發生;如今 AI 讓演唱會出現了「線上預參與」的新形態。大量 UGC 帶動 App 竄紅的成長,並成功把 BLACKPINK 行銷從「粉絲圈」推入「大眾輿論」。熱度從手機開始,在換上粉紅頭貼的瞬間就被啟動,不再等到入場那一刻。 線上參與成文化現象、粉絲的行為儀式,也是活動的前置暖場。透過生成粉髮頭貼,每位粉絲都能在演唱會開始之前,就成為文化敘事的一部分,真正參與、真正現身,也真正成為主角

線上到線下(Online-to-Offline):粉紅城市行銷放大觀光效果

高雄啟動「粉紅城市行銷」,以 6 大地標(愛河、大港橋、旅運中心、流行音樂中心、高雄火車站、美麗島捷運站)同步點亮巡迴視覺粉紅燈光,並帶動夜市、商店街與交通節點響應,讓整座城市成為演唱會的沉浸式舞臺。根據高雄市府統計報告,10/18 – 19 兩日演唱會場內外人流突破 12 萬人,並且創造了超過 3 億元觀光產值,商圈業績成長 30%,捷運單日運量創年度新高(截至當時)。

Vpon 的高雄觀光旅遊大數據平臺同樣顯示,在活動期間,高雄的整體人流量較前期、以及去年同期增加。BLACKPINK 這波只是「粉紅浪潮」中的一個高峰,但近年高雄整體趨勢是:

高雄 = 亞洲演唱會 + 夜市 + 海港城市 → 演唱會經濟已經制度化、常態化

基於行為軌跡觀察,Vpon 整理出粉絲流量的四階段循環:

Step 1 — 城市啟動(City Branding Trigger)


地標燈光 → 市府頭像應援 → 全市粉紅氛圍 → 製造話題量

Step 2 — AI 點燃(Online Participation)


下載 → 生成粉髮 → 社群分享 → 新聞放大

Step 3 — 演唱會引爆(Offline Peak)


人潮湧入高雄 → 交通/夜市/百貨同步爆量

Step 4 — 再回社群(Re-amplification Loop)


粉絲打卡 → 地標拍照 → 再度推升社群熱度

城市活動成為了永續擴散的流量模型。以這次的粉紅浪潮為例,百貨響應點燈活動,點亮粉紅外牆,並且推出演唱會門票兌換、抵用活動,以及經發局發放各款商圈夜市優惠券。未來也建議能針對外地旅客設計更多「續攤路線」,把「看完就走」轉化為「多待一晚、多逛兩個景點」,讓城市收益最大化。

高雄把演唱會變成 City Branding,並且做成可複製模型。為何可複製?請看後面同年 11 月 TWICE 案例。

數據觀察:活動疊加既有人潮

觀光與人流-觀光旅遊大數據儀表板-2

Vpon 觀光旅遊大數據平臺

洞悉旅客行為 數據驅動觀光策略

Vpon 觀光旅遊大數據平臺能夠了解旅客從哪裡來、去了哪裡、以及什麼時候去,平臺具備多元的分析面向,包含區域的旅客人次趨勢、平假日分析、停留天數分析、周遊分析、旅客居住地分析、人潮熱點分析、以及客製化景點分析等。協助觀光產業掌握旅客行為,數據驅動決策。

旅客來源與「誰實際在花錢」?

Vpon 高雄觀光旅遊大數據平臺,活動當週 10/13 – 10/19 期間,高雄旅客主要來自:

旅客居住地分析

除了高雄本地客,外縣市旅客(尤其是雙北)更是具備巨大經濟效益的關鍵族群。與去年同期相比,雙北旅客的成長顯著。對品牌與城市而言,這是一群極具投資價值的高貢獻族群。

高雄本地與外縣市旅客在活動中的角色有所不同。高雄市民多以日常出遊或參與城市氛圍(逛夜市、看燈光地標)為主,而外縣市旅客則涵蓋住宿、餐飲、交通與周邊購買,甚至可能選擇套裝行程。對於推動觀光產值、帶動城市外溢效益,外縣市旅客具有巨大潛力。

停留天數與城市觀光

去過世運主場館,2024 年 10 月 – 2025 年 10 月在高雄的停留天數分布:

停留天數分析

活動期間,旅客平均停留時間由 2024 年 10 月的 2.62 天降至 2025 年 10 月的 2.01 天,而在旺季(如 2025 年 7 月)平均停留時間可達到 5.08 天。演唱會帶來大量「短天期、高密度」的人潮,但短天期旅客也意味著城市需要創造更多誘因,例如夜間活動、商圈優惠與續攤路線,以提升加購與留宿的可能性。

多數旅客的行為軌跡集中在高雄市中心與亞洲新灣區,形成明確的帶狀動線,而世運主場館、高鐵左營站、巨蛋與大型購物中心也成為人流核心。對於外縣市旅客而言,最典型的動線可能是:高鐵左營 / 高雄車站 → 世運主場館 → 夜市 → 灣區夜景。這些路線可被包裝成「經濟路線圖」,並在未來活動檔期複用。城市要有更多誘因,以及限定活動、深夜交通對策等等,「看完就走」轉為「多停留一晚、多逛兩個景點」。

城市亮點建築「粉紅化」帶動夜間旅遊

夜晚地標被點亮,吸引大量遊客拍照、打卡。夜間人潮變化可以熱點圖看出高雄市區夜間活動增加,夜間經濟宜得利。

人潮熱點分析(日間)

同時,高雄火車站、美麗島捷運站等地流量較高,代表旅客先進站、再進景點巡禮,交通節點成為最佳品牌曝光入口,逐漸成形城市觀光軸線:

  • 交通節點(入口):高雄火車站、美麗島站等等交通節點與商店街,構成高雄觀光的「入口」。
  • 城市夜景軸(體驗):愛河、大港橋、流行音樂中心構成「灣區夜景」與「文化娛樂帶」。
  • 事件型場域(爆量):世運主場館雖在平日人潮有限,但活動期間會瞬間成為「城市超級點」。燈光秀與主題設計能強化造訪意願,也能帶動夜間經濟。

粉紅燈光本身就是夜間拍照誘因,能有效帶動商圈人流與夜間旅遊需求。交通節點如車站也因「進出必經」特性,成為最具效益的品牌曝光入口,而地標「粉紅化」則使城市在夜間再次被看見。燈光成為導流工具,也是夜間經濟啟動的關鍵觸發器。

值得注意的是,交通節點作為品牌入口是國際慣用手法。例如大阪萬博中央線夢洲站的導覽設計:電車在前一站「宇宙廣場」出發後會播放「次は、いよいよ、夢洲です!」的專屬車內廣播,並且以萬博主題曲作為背景音樂,邀請旅客一同前往萬博,成功把交通節點變成活動體驗的開始,並鼓勵旅客使用大眾運輸,把交通節點變成「城市故事的第一幕」。

Vpon 智慧觀光解決方案×多元數據源

合規且高精度的第三方數據,Vpon 為城市與品牌提供深入而全面的洞察。橫跨消費數據、城市熱區、廣告互動、App 使用、開放數據,能立體描繪旅客與消費者的線上線下行為,協助掌握市場變化與活動效益。

整合官網、App、社群、廣告、人流與消費等等多元數據,Vpon 使旅客輪廓具象化,並以 AI 找出高潛力族群,讓行銷投資更集中有效。在智慧觀光情境中,這些洞察可以直接應用於旅宿、景點、商圈與城市行銷,無論是調整廣告策略、規劃旅遊動線,或分析停留熱區,人流數據都能精準呈現旅客來源與移動模式,並為政府在交通疏運、商圈導流等等的未來調整提供依據,協助城市維持更順暢、有序的運作。

Audience Center 進一步整合網站 GA4 與 LINE OA 導流行為,建立精準分群並串接跨平臺投放,讓品牌能有效提升導流、優惠轉換與再訪互動,形成持續性的觀光循環。同時,Vpon 的 AIR 受眾洞察報告能分析旅客來源、興趣、消費力與內容偏好,協助品牌打造更具文化共鳴的活動與企劃。

Vpon 將龐雜的數據轉化為可操作的行銷行動。透過視覺化儀表板,行銷人員能即時掌握訪客輪廓與行為模式,做出更精準的決策。Vpon 讓城市與活動能被衡量、被驗證,成為智慧觀光與城市行銷的核心力量。

案例外溢與國際對照

案例外溢:TWICE「藍色浪潮」證明模型可複製

10 月的 BLACKPINK 粉紅浪潮剛讓高雄點亮整座城市,11 月的 TWICE 又接力登場,讓城市迅速從粉紅轉為藍色。演唱會前夕,ONCE 再度換上「藍髮頭貼」,社群洗版並延續上個月的線上儀式,成為粉絲與城市新的共同語言。

高雄點亮 7 大藍色地標(大港橋、流行音樂中心、愛河、旅運中心、美麗島捷運站、中央公園捷運站、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),夜晚的城市彷彿披上藍色外套。商圈推出 TWICE 快閃店與特典,捷運全線播放成員獻聲廣播,把交通節點變成活動的儀式入口,像大阪萬博夢洲般讓移動本身成為體驗。

夜市、商圈、旅宿被熱度點滿,攤商深夜仍大排長龍,街道擠到水泄不通,而各種語言在街頭混合,高雄短暫地成為亞太的交匯點。除此之外,計程車與共享機車推出粉絲碼、餐酒館調製主題調酒,粉絲憑票根能兌換小驚喜。城市每個角落,都有人為這場演唱會加上色彩。

TWICE 高雄7大地標點亮藍色燈光

TWICE 開唱高雄,城市級應援 7 大地標點藍燈(圖片來源:高雄捷運)

兩場演唱會證明,高雄已成功建立一套可複製的模式。一整套「線上線下」的城市行銷流程能在不同活動間順利運作,演唱會成為全城共同參與的文化慶典,而不再只是舞臺上的表演。高雄示範了城市色彩可以成為城市語言,而國際活動能替這種語言注入新的能量。當粉絲在線上社群敘事、當地標換上主題色彩、當交通節點成為應援舞臺,城市就能從地圖上的一點,變成全球社群的焦點。

下水道孔蓋,無所不在的脈脈

下水道孔蓋,無所不在的脈脈(圖片來源:黃彥瑋攝影)

這套「城市色彩 × 國際活動」的模型也能延伸到臺灣國內藝人、國際展會、運動賽事、城市節慶等等。只要抓住色彩、社群與城市場景,就能把任何活動轉化成城市行銷事件,把一座城市推向更大的文化舞臺。

城市品牌,是由人潮、情緒、故事一層層堆疊而成的。

國際對照:日本與韓國利用文化做城市品牌

日本舉辦大阪・關西萬博向世界展現了一座城市如何用文化說話。旅客踏入大阪,彷彿走進一個以城市為舞臺的故事。街角的脈脈 IP、電車的主題車廂,都讓城市像是提前排練好的劇場。萬博讓旅客在抵達時感到被迎接,在離開時帶走屬於大阪的記憶。活動是城市敘事的起點,不只是短暫的花火,而若未來的大屋根能夠成為市民生活的一部分,它的價值將遠超營運本身。

韓國舉辦 APEC 期間則以文化領路,他們選擇讓城市與文化一起出場。GD、BTS 等等的音樂與形象成為外賓走入釜山與慶州的入口,不只屬於舞臺。會議後的飲食、建築與文化體驗,比任何官方簡報更能讓外賓理解國家。韓國證明,真正的軟實力,是讓人願意靠近,而不是被迫記住。

結語:數位時代觀光經濟已重新定義

從 Gemini 粉紅頭貼開始,高雄被點亮,而之後臺灣各城市也將學會替城市「打光」。文化透過顏色進入街區,透過社群延伸到世界,讓城市被如此具體地看見。日本用動漫 IP 說話,韓國以偶像影視打造品牌,而我們臺灣也擁有自己的語彙:原民工藝、辦桌文化、街邊海味、城市步調等等,只要給它們舞臺,它們就能成為國際敘事。

2025 年 8 月,Vpon 與 Cool Japan、桃園市政府共同舉辦「桃園未來旅遊論壇」,正是城市找回語言的起點。透過數據,我們能知道旅客從哪裡來、往哪裡去、為什麼願意回來,也能調整活動推法、預算配置與城市曝光策略。Vpon 將文化的感性故事轉為可量化、可驗證、可複製的成果。

城市行銷應留下證據。當文化敘事遇上數據科學,城市不只會被看見,也會被記住。一場演唱會可以是一張門票,也可以是一座城市的名片。

More

廣告導流線下門市,該怎麼驗證效果?

品牌在推廣商品或活動時,常投入大量預算在數位廣告與社群行銷,從素材製作、投放設定到數據分析,每一環節...
新聞室部落格
Learn More
2025 年最值得關注的 O2O 行銷趨勢,從線上點擊到線下轉換,掌握品牌如何串聯數位與實體體驗,創造真正的業績成長。

從線上點擊到線下轉換:2025 年 O2O 行銷趨勢全解析

O2O 趨勢 是什麼,又為何如此重要?在數位與實體界線日益模糊的今日,品牌與消費者之間的互動模式也正...
部落格
Learn More
Discover how O2O solutions of Vpon help brands connect online and offline actions, track key touchpoints, and turn exposure into real-world results.

解鎖 O2O 行銷旅程:如何精準掌握關鍵觸點|Vpon

O2O 是什麼?線上線下整合 (Online-to-Offline, O2O) 為線上行銷、銷售與線...
部落格
Learn More